close
地理變化解析/百年開發 潟湖陸化、海岸後退
2011/01/17
【聯合報╱記者陳幸萱】
宜蘭縣壯圍鄉河口附近沙灘建突堤,雖然有效防止海岸被侵蝕內移,但被質疑改變地形地貌。 本報資料照片/記者羅建旺攝影
五、六十年前,台灣有不少河流比現在寬,因為築河堤而使河道變窄了。過去百年來,西部沿海的潟湖,也紛紛從水域變成魚塭或陸地。滄海桑田,如果以百年尺度來看,台灣的地形地貌究竟有什麼樣的變遷?
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沈淑敏表示,過去一百年台灣比較明顯的地形變化是西部潟湖陸地化、西部河流的河道改變,以及東部岩岸的部分海崖受到侵蝕而後退。

沈淑敏舉例,過去台江內海的潟湖面積很大,但人們填海造陸、加上曾文溪提供的沉積物,在人為和自然的共同作用下,潟湖逐漸淤塞,慢慢陸化,變成魚塭或陸地,讓人類可以在上面開發、利用。

她說,台江內海如今變成台南的七股潟湖,過去還有「倒風內海」曾包含北門、下營、麻豆、學甲、鹽水一帶,屏東的大鵬灣也曾是內海,這些都是相對低漥的地區。

人為修築 改變海岸線

南投在921震災後青山黃頭、綠水混濁,地形地貌一夕易容。 圖/本報資料照片
「人改變了海岸線的形狀。」沈淑敏表示,除了潟湖陸化外,近幾十年來,在海濱修築垂直海岸的結構物的結果,也改變了沿岸海流及海浪的波場,使沿海的沙被攔在結構物的上游,造成海岸沉積物被重新分配,濱線形狀跟著產生變化。

而東部的海崖,則有受到海浪侵蝕而後退的現象。

沈淑敏表示,台灣東部有些地方海灘很窄,颱風來時,海浪會直接打到海灘內的崖壁;如果岩石較軟弱,海崖就會受到侵蝕而後退。她解釋,岩石海岸一旦被侵蝕,就「一去不復返了」;但如果岩石比較堅硬,後退速度就會比較慢,除了公路通過的地方,一般人不一定有感覺。

人類占地 老天早晚要回

另外,她還指出,在自然狀況下,大洪水時河流本來就會氾濫或改道,但人們為了利用河流周邊土地,陸續修築堤防、固定河道,「限制」河流的行水範圍。

近幾年來,強度較強的颱風、大豪雨挾帶大量雨水,把大量的土石帶到河裡,河流於是衝破堤防,淹沒兩岸的土地,再度「還地於河」。沈淑敏說,百年以來,台灣的地形作用本身並沒有太大變化,但隨著人類技術進步,逐漸開始運用地形變動高、且容易因地形變動而產生災難的「邊際土地」,等到夠大的颱風或豪雨來襲,人們感受到的災害也就增加了。

她舉楠梓仙溪為例;楠梓仙溪在民國九十八的莫拉克風災氾濫,溢淹至河道旁已開發的氾濫平原。但從一九四八年的航空照片來看,河流的河道寬度遠比八八風災前寬;風災時氾濫的河流,其實都「沒有亂淹」,並不超過半世紀前的河道範圍。

台灣回復「不穩定」時代

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助理教授謝孟龍也指出,從台灣河流的侵蝕和堆積來看,本世紀前半、甚至更早以前,河流中挾帶的砂石等沉積物是比較多的;但是近五十年來,河流沉積物變少,台灣可以說度過了一段地形相對「穩定」的時期。

他表示,在環境相對穩定的這幾十年,讓人們開始開發看來「安全」的土地;但九二一地震之後,台灣可能又漸漸回復到那個「不穩定」的時代。

沈淑敏說,台灣人積極開發,人對土地的影響愈來愈大;態度也從過去的「敬天、畏天」到用科技去大量開發邊際土地。

但當較大的自然事件發生,就必需承擔土地損失的風險。也許未來,應該透過更多的溝通,讓人們瞭解台灣的環境和氣候變化,重新思考如何與自然共存、做出更合理的土地利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柯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